我已授權

注冊

銀行理財產品近期為何虧損連連?專業(yè)人士:凈值型產品波動實屬正常

2020-06-11 09:41:03 經濟觀察網  老盈盈

  近日,有消費者向黑貓投訴平臺反映,招銀理財的一款風險等級R2、名為“代銷季季開1號”近一個月年化收益率為-4.42%。根據季季開1號的產品說明,此款產品“100%主投固收類資產,不參與股市,通過票息收益積累,根據市場變化擇機進行交易”。此外,還有一款中銀理財穩(wěn)富產品也同樣因出現虧損而遭到投資人投訴。

  為啥這么多銀行理財出現虧損?專業(yè)人士認為,這與債券市場經歷了一波調整有關。截至5月末,國債收益率曲線較4月末大幅平坦化上行,1-5年期上行45-46BPs,上行幅度較大,其次是7年期上行30BPs,10年期上行19BPs。政策性金融債方面,口農債1-5年期上行48-60BPs,幅度較大,其次是7年期上行43BPs,10年期上行27BPs。國開債1-7年期上行40-60BPs,幅度較大,10年期上行17BPs,幅度相對小。

  建行金融市場部鄭葵方認為推動5月債券收益率上行的主要原因在于:首先是我國4月出口數據大幅好于預期,顯示經濟進一步回歸正常軌道。二是人民銀行5月15日MLF操作量縮價平,市場解讀為央行貨幣寬松節(jié)奏放緩,壓制債市做多情緒。三是5月地方政府債券供給壓力較大,發(fā)行量創(chuàng)歷史新高。四是前期債券收益率下行幅度較大,機構獲利了結盤增加。債券收益率大幅反彈,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5月27日最高升至2.75%,為近3個月以來新高。

  公募債券基金也“難逃一劫”,進入5月,債券基金指數一直跌跌不休。Wind數據顯示,從5月到6月4號,債券指數基金1個月的時間累計下跌1.01%,原本1-4月債券基金指數漲幅達3.19%,這下子一跌今年以來漲幅僅剩2.14%;跌幅超過1%的有595只基金,跌幅超過2%的有89只。全市場近250支中短債基金中,近一個月凈值增幅為正的基金寥寥無幾,跌幅最大的公募基金近一個月凈值回撤將近2%。

  一位股份行資管業(yè)務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,理財既然要做凈值轉型,產品凈值存在波動是必然的,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波動,但是理財產品總體來說還是要穩(wěn)定一些,因為很多產品都有一些非標類的資產來打底;理財凈值轉型這肯定有一個過程,投資人應該逐漸適應相應出現的風險。不過他亦坦陳,客戶對產品的評價確實沒有那么高了,而且期限越長的產品銷售難度越大,以前一個預期收益型產品可以賣上百億,現在這種凈值型產品一個賣幾個億,甚至也有幾千萬的。

  打破“剛兌”是資管新規(guī)傳遞出來的重要信號。《關于規(guī)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(yè)務的指導意見》中規(guī)定,資產管理業(yè)務是金融機構的表外業(yè)務,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(yè)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。出現兌付困難時,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;金融機構應當加強投資者教育,不斷提高投資者的金融知識水平和風險意識,向投資者傳遞“賣者盡責、買者自負”的理念,打破剛性兌付。

(責任編輯:李悅 )
看全文
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
提 交還可輸入500

最新評論

查看剩下100條評論

推薦閱讀

    和訊熱銷金融證券產品

    【免責聲明】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與和訊網無關。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